人工地盤的建案中庭,模仿生態花園有一定的限制,生態學中,有著較嚴格的定義,比如面積,或是基盤品質與外部環境與原生態體系等等。但在住宅空間來論,有一定面積的水景與綠帶就能為成為動物的良好棲地。
以經驗來說,城市中只要有水塘或是水缸這麼大的水池,就會有青蛙駐點,我們可能無法想像蛙的遷移路徑,在城市中移動的方式,水幾乎是生物的共同所需,為了尋求水源,本能的趨勢會讓他們遷移至此。有了流動乾淨的水,陽光下自然而生的青苔,小生物就能聚集,一段時間就會形成小小生態系,能否平衡成自給自足就要看個案的微氣候與環境了。
本案的基地現況高差,讓我們有了水瀑的創造機會,以埔里石岸圍邊,溪底活鋪卵石,案生植物,營造舒適調節氣候的水花園,後方完整連續的綠帶是良好的生態品質之一,有別於單一花台,連續綠帶有許多好處,如覆土深度與廣度讓植物根系有足夠的空間延展,土壤保水,微生物生長與根部氧氣都有許多助益。
頂蓋式的開放空間,為室內與戶外的中介空間提供良好的轉換,類似於通廊或騎樓風雨走廊的概念,一直都為多雨的亞熱帶提供絕佳的建築空間形式,景觀與建築的介面不應該是一條線,淋得到雨和不會淋雨。一個帶狀的中介空間讓景觀向內延伸,也讓遮雨的包覆感往外延伸,內外融合的趣味就在此發生。
這個頂蓋式開放中介空間,以溫暖的材質來融合室外,木格柵形式的天花板,磚紅色文化石,竹簾與木地板,在邊緣處以簡單的型鋼做裝飾,無窗與門,非以室內空間思考,放置家具座椅當作公共空間,四面以窗戶封住,而是戶外景觀進入室內,風雨可以潑灑進來,灰塵也會進入,也許會為某些活動產生不便,但思維的邏輯是,我們其實擁有足夠的室內空間,卻常因為擋風雨而犧牲中介空間,也伴隨著犧牲陽光的進入,與空氣的流動淨化,人需要在這樣的空間中得到能量與健康。多一些無窗開放的室內活動模式,打破門窗框架的束縛,少使用空調,讓親近自然能無所屏障。
臨界圍牆,在使用者的角度都是越高越好,但是有效又經濟的方式卻非如此,有時視覺轉移焦點才是正確有意義的設計方式,本案圍牆後方有業主之嫌惡設施,高聳的圍牆其實在視覺上有壓迫感,阻隔了後方的世界也阻隔了能量的流動。這裡用的是複層牆的設計,前圍牆用大量鏤空的方式做造型,與後牆的中間植樹與灌木,後牆再用米白厚實的岩面空心磚施作。讓視覺變得有層次且豐富,反而不會注意到後方的嫌惡設施,比一眼看穿被牆阻擋的感覺,體驗更佳。人的感官很容易被豐富的物件引導,轉向注意,設計者多用環境心理學的方式來創作,會更有經濟效益與良好的感官印象。
Comments